多少钱是“主流价格段”?(以下数据均为“GfK”提供)
接下来,来看看智能音箱行业的售价情况,GfK向我们列举了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的相关数据。
2016年1月-2017年8月市场价格动向走势
300-600元成主流价格段
在图表中,2016年1月-7月为整个行业萌芽的时期,200元以下的产品占据了整个行业的半数占比,在萌芽阶段很多产品有些智能化设计和配置就称之为“智能音箱”,整个行业缺乏对“智能音箱”产品的定位以及行业规范,所以一些造价很便宜的产品随之赋予一些类似语音识别等一些“附加功能”,就称之为智能化产品最终随之上市,这也让很多消费者混淆了概念。
而从2016年8月开始,200元以下的占比情况逐渐减少,最少仅仅不足10%;最终300-500元以及500-600元的产品最终占据了7成的行业市场。这主要是一些大厂上市的产品运用了较为先进的“智能化”设计,使得产品更加出彩并且产品易用性、用户接受度更强,并且销量和产品关注度也随之上升,当然,随之上升的还有售价,一些200元以下的“残次品”已经逐渐远离行业,300-600价格段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某一款产品的诞生左右着行业格局
因为行业中产品较少的缘故,所以在某款爆款产品上市后,就直接的改变了整个行业价格关注趋势的动向,在我们之前列举的多款2017年新品种,我们也会发现300-600元的产品仅仅只有两款,看看5-8月这四个月的数据,你会发现299元的小米智能音箱上市后有着不错的销量,600-1000元的价格段中也是由于京东叮咚、喜马拉雅等产品的上市和逐渐普及从而改变着价格段的布局。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奋战双十一:2017年中国智能音箱产业分析//sh.zol.com.cn/663/663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