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先把艺术创作这么高大上的事儿先放在一旁不谈,其实无论是用手机拍还是用单反拍,最起码的你得拍清楚了吧。模模糊糊的一大块,不知道拍的什么玩意,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为啥有人拿单反拍的还不如手机?首先对焦就是一道坎儿。
浅景深成为单反对焦的难点之一(Canon)
丝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您拿着一个长焦距大光圈的镜头拍摄近距离的物体,那么景深范围可能也就只有1个毫米。别说你抖动一下了,甚至连呼吸和心脏跳动都会影响对焦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微距的拍摄领域,其景深的范围甚至薄如纸张,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说到景深,其实就是镜头成像中“实”的部分,而“虚”的部分也就是老法师们常说的“奶油般化开的焦外”。摄影这事儿,其实说开了就四个字儿:虚、实、光、影,而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对焦和曝光(光圈、快门、ISO)。
那么什么因素影响景深的变化呢?简单的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距离越近景深越浅,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CMOS体积越大景深越浅。划重点了,重点记住“CMOS体积越大景深越浅”这句话。因为这将成为手机和单反摄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来,我们摆一个取景框的手势,让自己的眼睛通过“取景框”来观察你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显示器或者手机。当“取景框”的边缘和显示器手机的边缘重合后,你试着通过调整双手的位置把“取景框”的面积缩小,那么如果想要重新将“取景框”和显示器手机的边缘重合,你是不是需要往后退一些呢?
所以说“底片”的大小差异让你与被拍摄物体之间的距离产生了变化,而景深范围随着距离的加长而呈现放射状的加大。结果就是:单反因为CMOS大,景深更浅,更依赖精准的对焦。而手机因为CMOS小,再加上早期手机镜头都是广角+小光圈,因此很多时候都处于“超焦距”状态。所谓超焦距,就是根本无需对焦直接拍摄,目所能及全是“实”的。
那有的同学就问了,我单反和手机在相同的距离,拍摄同样的画面大小不也一样么?但是你别忘了,还有等效焦距这个事儿。手机要想跟单反拍摄一样的画面,因为距离没有变化,CMOS体积却小很多,就需要用到“等效焦距”的广角的镜头了。比如iPhone 7 Plus摄像头的实际焦距是3.99mm,等效为全画幅单反的28mm焦距。所以说,同距离拍摄同样的画面,手机相比单反损失景深,也失去了迷人的焦外,解析力更是不能及。
当然,后来为了模拟单反拍摄的浅景深效果(奶油般化开的焦外),目前很多高端手机也采用了大光圈镜头,并采用了很多先进且精准的对焦方式。因为一些专业需求,单反相机则主要采用速度快精度稍差的相位对焦,而手机则更多采用精度强速度很慢的反差对焦。两者对焦模式的具体差异,以及一些新兴的对焦方式咱们就不一一展开了。
拿单反拍的还不如手机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焦”这道坎儿。并不是谁拿个单反随便拍一张就比手机强,还得看技术不是~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手机拍照能不能秒单反?关键还是看谁用//sh.zol.com.cn/703/703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