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夏天经常会在路边买矿泉水,然而,经过夏季高温环境暴晒7天,可能会有塑化剂。消基会采样20件检测并指出,进行邻苯二甲酸酯类含量检测的20件虽然都低于 0.05 ppm,但高于国际标准。
路边买的矿泉水可能溶出塑化剂
消基会针对 9 项邻苯二甲酸酯类含量进行检测,将 20 件样品放置 28 至 50℃ 环境车内 7 天后的检测结果,都低于 0.05ppm,但是高于美国环保署及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卫生标准 DEHP 的限量标准 0.006 及 0.008ppm, 不过,目前国内还没有标准可做为结果判定依据。
消基会解释,由于食药署「包装饮用水及盛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尚未订定 DEHP 的限量标准,所以参考美国环保署及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卫生标准分别订定 DEHP 限量标准 0.006 及 0.008ppm, 受限于食药署方法定量极限 0.05ppm 偏高的因素,无法判定结果是否合格。
消基会说,在铅含量测试上,20 件样品均低于 0.005ppm,符合食药署「包装饮用水及盛装饮用水卫生标准」0.05 ppm 及环保署「饮用水水质标准」0.01ppm。
消基会指出,锑溶出调查则根据 2016 年文献报导,在 75°C、pH(酸硷值)7 及 5 天的条件下,12 件样品的 Sb 浓度介于 1.1 到 18.5 ppb 间,5 件超出欧盟限值 5ppb,只有 1 件超出环保署的限值 10ppb。
这20件包装饮用水瓶身都是塑胶分类1号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PET 具有硬度韧性佳、质量轻及耐酸硷的特性,经常运用在市售饮料及油品等容器的制作,耐热温度约 60℃~85℃。
因此,消基会说,PET 仅适合做为冷饮容器,温度超过 60℃,可能有溶出杂质的疑虑,使用过后的 PET 容器可进行回收再利用,是目前塑胶容器中较具回收价值的塑胶类。
测试后发现,经高温暴晒后包装饮用水,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低于 0.05ppm,铅含量也符合法规,然而高温的天气还是会改变容器内的饮用水温度,若经开瓶与空气接触,又经温度的变化,很可能让微生物增长,也不再适合饮用。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夏天有毒!路边买的矿泉水可能溶出塑化剂//sh.zol.com.cn/632/6328259.html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