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智能家居试水先行各取所长或可实现共赢
      [  中国安防展览网 转载  ]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抱团联盟可充分发挥集群优势

      有了一定的平台,小家电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标准化方面才具备话语权,横向资源的整合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强化。

      但在“互联网 ”领域,也并非只有大企业才可顺势突围,广大中小企业也可有一番作为。

      “互联网 ”并不是只有大企业才有条件尝试的领域,据我了解有一些小企业也做得非常好。”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仕伦用民众镇一家生产电子血压计的企业作为例子,“他们公司几年前就跟通讯公司合作,可以将血压计的测量结果上传到网站,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健康医疗方案。这也是一种互联网思维。”

      但从量的角度上考量,作出这种探索尝试的小家电企业并不多。“所以小家电产业领域的‘互联网 ’问题,不仅仅是技术、人才、资金方面的问题,更是意识上的问题。”梁仕伦说。

      从条件上看,大企业由于具备规模、资金及客户群体方面的优势,其“互联网 ”的实践及推广具有先天优势。如,去年年底,小米高调联合美的布局智能家居领域。

      从产业的整体转型视角来看,中山的中小家电企业的“互联网 ”探索或许更具有产业升级的症候性—因中小企业在中山小家电产业占据了大部分比例的结构性,决定了其在生产制造和销售模式上的创新所带来的典型意义。

      那么,在中小企业所实践的“互联网 ”转型升级路径,在资金、人才、技术都相对薄弱的“先天弱势”下,该如何突围?梁仕伦将攻坚的第一关放在“意识”问题上。

      “互联网 ”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个性化思维,我举了民众镇那个血压计的例子,也是一家小企业,但他们找了一个很小的切入口,找了智能制造的可能性。”梁仕伦说,“所以关键还是意识上的问题,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角度上来说,首先要做好引导的角色。”

      其中最直接的方式,梁仕伦认为参照“中山美居”式的抱团联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突破口。“南头、黄圃、东凤、三角等小家电产业比较多的镇区,可以考虑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组成家电产业联盟,从这个平台入手去解决产业共性问题。”而比照五金、灯饰等传统产业,类似生产力促进中心这种针对性强的研发性公共服务平台,家电领域确实存在较大的缺位。

      “有了一定的平台,小家电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标准化方面才具备话语权,横向资源的整合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强化。”梁仕伦说,“如此,中山家电领域的‘互联网 ’行动,才有可能从个性化的突围走向共性的自觉行动。”

      【十分感谢您阅读本文,我们会因为您的关注做得更好,并持续提供更丰富的全影音资讯】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智能家居频道微信公共账号“宅客智”:

    二维码+文章结尾
    中关村在线智能家居频道微信公共号“宅客智”

    sh.zol.com.cn true //sh.zol.com.cn/520/5206375.html report 2174   抱团联盟可充分发挥集群优势  有了一定的平台,小家电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标准化方面才具备话语权,横向资源的整合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强化。  但在“互联网 ”领域,也并非只有大企业才可顺势突围,广大中小企业也可有一番作为。  “互联网 ”并不是只有...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3页:抱团联盟可充分发挥集群优势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健康生活家电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