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卖业、快递业以及制造业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劳动力成本。在10年前,餐饮外卖行业不发达,网上购物的人也不多,所以大部分老百姓只能选择去工厂从事低端制造等方面的工作。
但随着外卖、快递业不断发展,很多人已经在转行做外卖等赚钱较多的行业了。据部分媒体报道显示,2019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高达4.67万亿元,同比去年增长9.4%,外卖员总是更是高达700万人。而在今年1-4月,全部外卖平台交易额就超过了1724亿元,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占比超98.1%,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
790W外卖员可能都来自制造业
从事外卖行业的人,其实大多数来自于制造业,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厂。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在2017年,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超3.59万亿美元,从业人员达1.08亿。全球80%的空调、90%的个人计算机、70%的手机、80%的儿童玩具、70%的鞋子均产自中国。
上图是来自2019年4月的中国制造业PMI及构成指数报告,图中信息表明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不断下降,在2019年4月份的47.2%就创下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业人员指数是反应就业状况和企业招工意愿的重要指标之一。制造业从业人员流失,其实就是向收入更高的外卖业、快递业转移。
外卖员收入到底有多高?
58同城曾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送餐员平均薪资达7750元。其中杭州是全部城市中收入最高,平均可达9121元。9121元是什么概念?可以说除了程序员、金融从业者,大部分普通上班族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
在经济发达地区,外卖送餐行业非常活跃。大城市工作节奏快,人们的时间观念很强,用户更喜欢通过点餐、外卖的形式来代替自己做饭和外出就餐。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市场推动需求,导致了送餐员招聘一年比一年热门。
资本推进外卖行业发展
由于外卖业兴起,大量资本涌入市场作为支撑。像是美团,从刚开始的1元外卖开始,年年亏本,但估值却不断攀升,并且成功在香港上市,总市值15719.33亿元仅次于腾讯和阿里巴巴。美团如何做到这么强大,跟它背后的腾讯爸爸有很大关系。而另外一家外卖互联网企业饿了么更不用说了,也是有阿里巴巴的支持。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利用资金形式来投资外卖企业,把经营的风险转嫁到投资者,一旦企业上市成功,资本就会退出,从而转为普通投资者。所以说,只要上市后钱赚到了,就会退场了。
制造业上市可能性不大
美团、饿了么看似外卖企业,其实更像是互联网公司。只要跟互联网沾边的,都可以很容易融资上市。但普通制造业企业想要上市,比中大奖还难。没有雄厚的资金,更不能提供更好的薪酬收入,所以无法吸引员工。
时
同时,制造业企业在核算成本时亏就是亏,赚就是赚。无法做到像外卖和快递那样,有资本概念成分加持,根本不怕企业亏损,只要市场足够庞大,用户群体基数大,这就会变成资本。
外卖业抢制造业员工
急速膨胀的外卖行业,正在不断吸纳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人群。曾经在工厂流水线上三点一线的打工仔,如今已是骑着电动车奔驰在城市间流水线般配送的外卖配送员。现在服务员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型密集岗位,包括快递和外卖等多种新兴服务业,其拥有灵活用工、时间自由的特点,使得几百万人涌向该行业。
新增的骑手越来越多,但由于疫情影响,外卖订单量大幅下降,僧多粥少的局面也在影响着外卖行业。某外卖骑手这样说道:“人多单子少,根本不够分的。”
资源分配不合理
制造企业亏损了、资金紧张了,亦或是产品在市场没有竞争力了,这都会给员工带来不安感。并且,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用机器人来代替工厂流水线上的基础岗位。各种不稳定因素致使农民工离职奔向外卖、快递业。而相反,在外卖、快递行业根本就不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他们更像是有一天做一天,然后拿一天高薪,并不会有下岗这一说法。而且很多外卖人员都是兼职送外卖,没有对企业有严重的依赖感。
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本市场的一边倒帮忙,再加上行业状况变化,总总原因导致了制造业员工不断向外卖行业转移。
外卖快递业更累
从某程度来讲,外卖快递业的危险性比你待在工厂工作的危险性要高出很多。送餐员每天骑着电动车飞奔在城市的各大街道,为了赶时间,他们会经常闯红灯、抢占人行道,很容易遭遇意外。此外,每一天都在太阳底下暴晒,比起在工厂下吹着空调,送餐员更加容易中暑。为啥送外卖、送快递这么累,你还是要转行做呢?很简单,就是因为金钱。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从工厂跳槽到外卖、快递业,你为什么要做这么累的工作?//sh.zol.com.cn/751/7516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