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到电动自行车交通乱象这个话题,这令笔者不禁想起了几年前的一次遭遇。当初笔者正在外出采访归来,刚从出租车里钻出来正准备转身离开,忽然被一辆逆向驶来的电动车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笔者手里端着的价值数万元的摄影器材被这辆逆向飞速行驶的电动车挂到,瞬间飞出数米远,落在地上摔个稀碎……
这个着急的小伙子回头看了一眼,毫不犹豫的加速离开了。从我观察的情况来看,此电动自行车应该经过改装,速度大幅度超过规定限制的20KM/H的,疑似为某某快递的小哥。由于没有悬挂车牌,并且肇事车辆逃离现场,因此数万元的财产损失我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暗自安慰自己,破财免灾吧,如果再偏几公分,被撞倒的就是我了……
细思极恐 电动车事故死亡率高达70%
此次事件细思极恐,以至于过去这么多年我还记忆犹新。电动车如果没有强制的技术规范,如果不能明确责任人,那么无异于彻底脱离监管的洪水猛兽。电动车相对摩托车不仅更为安静,而且提速更快,在嘈杂的街道上不易被察觉,如果速度不受限,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且目前绝大多数电动车没有悬挂车牌,一旦出现事故极为难以追责。
最新颁布的《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经登记,取得本市电动自行车行驶证、号牌,方可在本市道路行驶。这就很好的解决了无法追责的问题,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可以更容易找到双方责任人,并且责任划分也将变得有法可依。
同时《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规定:
在本市生产、销售的非机动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本市对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实行产品目录制度。产品目录应当载明生产企业、品牌、型号、定型技术参数等项目,及时更新并向社会公布。
法规的健全无疑将会倒逼生产企业加强对产品的管理,确保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不符合规范的电动自行车将会无法进行登记上路无法上牌,这则举措无疑将问题车辆上路的隐患降至最低。与此同时,强制上牌也会有效的降低电动车被盗事件的发生,因为盗取车辆无法提供购买手续,无法再次上牌,阻断了被盗赃车再次流通的路径。
总的来看,电动车强制上牌意义意义很大。不仅可以有效的明确交通事故中的责任人,而且更能有效避免改装车、问题车堂而皇之上路的安全隐患。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电动自行车上牌面临监管 交通乱象能否改观//sh.zol.com.cn/701/701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