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暑来了,大家早已开启了空调,享受着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凉爽。但是在古代,科技并没有如此发达,面对炎热的夏季,什么都没有的古代人是怎么避暑的呢?
而古代人的避暑神器可比我们想象中丰富的多了
避暑凉殿
唐宋时期,避暑纳凉已成为皇家宫廷、高官显贵夏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避暑方式也十分奢侈。
唐代时,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用的凉殿,唐代空调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传往殿中。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摇扇子纳凉
这恐怕是最简单又实用的纳凉方法了,也因此一直没被淘汰,直到现在也还有很多人仍然在使用。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大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写诗作画,还真有些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
冰凉饮品
夏天必备的食物当属冰淇淋!北魏时奶制品就很多,《齐民要术》记载有各种各样酥、酪做法。
到唐朝,就做成"酥山"了,像一个巨大的奶油蛋糕。元朝陈基说:"色映金盘分处近,恩兼冰酪赐来初。"这冰酪,与乳糖真雪相似。除了冰淇淋,南宋杭州街头还有很多暑汤冷饮:甘豆汤、豆儿水、香薷饮、椰子酒、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等。
实在是什么都没有的话,笔者只好送给你最后的消暑五字真言心静自然凉。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暑热哭了 古代人是如何避暑的?//sh.zol.com.cn/722/7225338.html